11月3日上午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一则通报,给退休不到一年的四川省人大会原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宋朝华的仕途画上了“终止符”——经中央批准,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,涉嫌犯罪问题将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。
这则短短数百字的通报里,几个细节格外引人关注。通报明确指出,宋朝华“丧失理想信念,背弃初心使命”,其违纪违法事实不仅包括违反政治纪律(对抗组织审查)、组织纪律(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、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),还涉及搞迷信活动、违央八项规定精神(违规接受宴请)、廉洁纪律失守(违规收受礼金、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),以及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职务提拔、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收受巨额财物的受贿问题。
“对抗组织审查”“搞迷信活动”——这两个关键词迅速引发讨论。作为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,宋朝华本应明白,对抗组织审查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“红线”,而搞迷信活动更是与党员的理想信念背道而驰。有熟悉纪检工作的人士解读,“对抗审查”往往意味着试图掩盖更大的问题,而“搞迷信”则暴露了他在权力面前的迷失——从基层干部一步步走到省级岗位,本应依靠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,却转而求神拜佛,最终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。
公开资料显示,宋朝华的仕途轨迹集中在四川本土:1962年5月出生的他,是四川邛崃人,1983年从基层加入工作后,先后在成都、眉山、南充等地任职,当过成华区委、眉山市委常务副市长、市长,2016年调任南充后,更是从市长升至市委,2021年2月当选四川省人大会副主任,直至2025年1月因年龄原因辞去该职务。就在辞职仅3个月后,他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。
通报中的“点评”同样严厉:宋朝华“在党的后不收敛、不收手,性质严重,影响恶劣”。这意味着,即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,他仍没有停下违纪违法的脚步——从2012年召开到2025年被查,长达13年的时间里,他对纪律底线视而不见,最终付出沉重代价。
根据处理决定,除开除党籍外,宋朝华还被取消享受的待遇,终止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资格,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。对于这一结果,不少网友留言表示“纪律面前没有例外”“不管退不退休,只要犯了错就要被查”。
从“地方主官”到“违纪干部”,宋朝华的案例再次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权力是一把双刃剑,唯有始终敬畏纪律、坚守初心,才能行稳致远。正如通报中所说,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”——对于党员干部而言,不管身处什么岗位、不管什么时候,都不能忘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根本宗旨,更不能触碰纪律的“高压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