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前,我在重庆合川农村当知青时,邻居张大爷总蹲在院坝的槐树下念叨:“啥时候能住上砖房、用上电灯?啥时候能顿顿吃得上肉丝面?”20年前,我转行做电视台民生记者,采访重庆钢铁厂的李师傅,他擦着轧钢机上的油污说:“要是咱造的钢能赶上日本的质量,我就算没白在车间里熬20年。”现在再回老家,张大爷的孙子住在电梯楼里,用手机点了份外卖;李师傅退休后去参观新钢厂,看着智能生产线自动调整参数,眼睛里直发亮——那些当年的“奢望”,早成了街头巷尾的“日常”。

可当我们翻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,才忽然惊醒:这些“日常”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更关键的“起点”——我们正站在一个决定未来10年的“时间窗口”里。这个“窗口”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“馅饼”,是一代又一代人踩着“五年”的阶梯攒出来的;不是“可遇不可求”的机会,是给我们这代人的“考题”:能不能接住历史的接力棒,跑赢这关键的十年?

这个“窗口”,是历史熬出来的“底气”新中国成立70多年,我们走的是“每五年跨一步”的路:从“一五”计划建成长春一汽,到“十四五”时期嫦娥六号带回月球样品;从当年“自行车是奢侈品”,到今天新能源汽车跑遍全球——14个“五年计划”,串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。就像我采访过的91岁老党员周奶奶说的:“当年我们喊‘为四化奋斗’,觉得现代化是‘下辈子的事’;现在看,我重孙子这代人,就要亲眼见到了。”

抓住时间窗口赢得战略主动

“十四五”这五年,中国的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,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.5%,连我老家那条坑洼的乡道都变成了双向四车道——这些成绩不是“撞大运”,是每一个“五年”里,工人加班赶工、农民面朝黄土、科研人员熬红眼睛拼出来的。今天的“时间窗口”,是历史给我们的“馈赠”:前人把基础打牢了,我们要做的,是把“地基”变成“高楼”。

这个“窗口”,是时不我待的“紧迫感”全会里有句话特别戳人:“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、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。”上个月我去深圳采访一家芯片企业,CEO拍着实验室的设备说:“国外的技术封锁不会等我们,要是再慢半年,我们的7纳米芯片可能还得靠进口。”所以规划建议里“加快”这个词出现了17次——加快建设制造强国,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每一个“加快”都是在跟时间赛跑。

我还去过浙江宁波的一个港口,集装箱卡车排着长队,码头工人说:“我们的装卸效率每提高10%,就能多接50条国际航线;国家的‘加快’部署,就是给我们‘踩油门’的信号。”就像长跑运动员说的:“冲刺的时候,差0.1秒就是冠军和亚军的区别。”今天的“时间窗口”,就是我们的“冲刺期”:慢一步,可能就跟不上世界的节奏;快一步,就能抢下发展的主动权。

抓住时间窗口赢得战略主动

这个“窗口”,是亿万人民的“共同舞台”最让我触动的,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起草时的细节:5月到6月,网上征求意见收到311.3万条留言,有个杭州的网友说“希望老家的河能再清一点”,结果规划里真的写了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”;有个四川凉山的农村教师说“希望村里的学校能有个图书馆”,规划里明确了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”。还有列席全会的基层代表——民航安检员王姐说:“建议稿里的‘惠民生’不是口号,是我们每天摸得着的社区养老服务点;”社区工作者李哥说:“我们提的‘加装电梯’建议,居然进了国家规划。”

说: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。”不是少数人“拍脑袋”决定的,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声音凑成的;不是“自上而下”的安排,是“自下而上”的共建。就像我家楼下的早餐店老板说的:“我虽然没提建议,但我每天早起来做包子,也是在为‘民生’出力。”是的,这个“时间窗口”里,没有“旁观者”——工人的每一次拧螺丝、农民的每一次插秧、程序员的每一行代码,都是在为“十五五”添砖加瓦。

那天我在人民大会堂门口碰到刚散会的全国人大代表、重庆巫山县的村支书刘大哥,他手里攥着规划建议草案,脸上带着笑:“你看,这上面写的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’,就是我们村正在干的事。”风里飘来人民大会堂前的桂花香,我忽然想起张大爷当年的念叨——原来那些“遥远的梦想”,从来不是“等”来的,是“干”出来的;原来所谓“时间窗口”,从来不是“天上掉下来的机会”,是“人跑出来的路径”。

抓住时间窗口赢得战略主动

30年前的张大爷没见过5G,20年前的李师傅没见过智能工厂,可今天的我们,见过更“参与过”:见过凌晨三点的实验室,见过田间地头的调研,见过社区里的座谈会。那些当年的“奢望”,变成了今天的“日常”;今天的“奋斗”,会变成明天的“传奇”。

站在“十五五”的时间窗口前,我们不需要“喊口号”,只需要“动起来”:把手里的活做细一点,把该干的事抓紧一点,把对生活的期待变成具体的行动——就像张大爷当年说的:“日子是一步步过出来的,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。”

时间从不会等任何人,但时间会记住每一个“跑起来”的人。抓住这个“窗口”,跑赢这十年,我们就能把“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”的目标,变成每一个人的“好日子”:住得更舒服,吃得更安心,工作更有奔头,孩子能上更好的学,老人能享更好的福。

抓住时间窗口赢得战略主动

就像《国际歌》里唱的:“团结起来到明天,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。”今天的我们,正握着时间的“钥匙”。跑起来,往前冲——时间就在我们手里,未来就在我们脚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