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里的“耳背”误会,有时候能让人惊出一身冷汗——泉州永春县石鼓镇的孙先生,就因为错听老婆一句话,把15万装修尾款当成垃圾扔了,差点把家里的装修计划搞黄。
10月20号下午3点多,孙女士急着去接孩子,抱着个深色布袋跑到客厅,把袋子塞给正在收拾杂物的丈夫:“这是给装修工人的尾款,15万现金,你放好啊,别当垃圾扔了!”孙先生盯着手里的快递盒,耳朵里就听进去“垃圾”俩字,顺口应了句“知道了”——转身就把装钱的袋子和一堆果皮、旧报纸一起,扔进了楼下的绿色垃圾桶。
等晚上7点多孙女士回家,夫妻俩翻遍沙发缝、抽屉都没找到钱,孙先生才猛地拍大腿:“我以为你让我把垃圾扔了!”两人急得直往楼下跑,垃圾桶早被保洁收空了;查了半小时监控,没看到有人捡走袋子——这钱八成是跟着垃圾运去转运中心了。
“那是工人等着结账的钱啊!”孙女士急得直掉眼泪,赶紧报警。石鼓派出所的民警赶到后,先调了小区和周边路口的监控,确认没有陌生人捡走袋子,又联系了垃圾转运站——当天的垃圾还没送到处理厂,说不定能找回来。
晚上9点多,民警带着夫妻俩赶到转运站,和工作人员一起爬上装满垃圾的货车。夏天的垃圾味儿裹着汗味,几个人捏着鼻子翻了将近一个小时,终于在一堆纸箱下面摸到了那个深色袋子——打开一看,15万现金整整齐齐叠着,连封条都没破。孙先生蹲在地上,手都在抖:“多亏你们,不然我得后悔一辈子。”
10月22号,孙女士特意做了面写着“人民警察为人民 失而复得暖人心”的锦旗,送到派出所。这事传到网上,网友们的评论里全是“捏汗”:“我上次把手机放外套口袋,差点跟着旧衣服捐了,比这还慌”“民警太拼了,翻垃圾转运车可不是轻松活”“以后交代事情得盯着对方眼睛说,可别再‘耳背’了”。
其实最该敲醒的警钟,是民警最后说的那句话:“贵重物品别和杂物混放,说事儿的时候多确认一遍——比如问一句‘你是说别扔钱,还是扔垃圾?’慢半拍,就能避免烦。”
生活里的“小粗心”,有时候藏着“大惊险”。这15万的失而复得,既是运气,更是民警的负责兜底——但更重要的,是给我们提了个醒:越重要的事,越要“慢一点”“确认一遍”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